半岛电竞官网无锡模具加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世界潮流是华潮

发布时间:2024-03-11 20:07:42   来源:半岛电竞官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提出,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以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我们进入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当下,挖掘、推动并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华潮”,成为全球年轻一代竞相追逐的潮流文化,是摆在所有文化人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义无反顾的义务。积极地推动华潮、唱响华潮、高举华潮,正是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推动文化强国的一项有力举措。在国内文化自信不断得到增强、国外对中国文化日益认同,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思想日益得到全球Z世代关注的背景下,通过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品牌创新、艺术创新,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影响广度、接受程度,正是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

  全球“华潮”趋势的形成和潮流的涌动,更多的是基于Z世代新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互联网信息化大潮下世界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认同和追逐。随着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电影、游戏、音乐、动漫、潮玩、潮食、潮服等等的出现,让世界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美学结合在一起的POP。而更多华潮IP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华潮”这一时尚的流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内外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的“国风”、“国潮”、“华流”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造自己的审美话语,不再跟风别人的时尚。由于对外传播、宣传、讲述重点不同,方向不同,选用了不同的用词。有的甚至在“国风”、“国潮”之前,再加上一个“新”字而成“新国风”、“新国潮”,以区别于不够时尚的“国风”、“国潮”。但以上种种,还不能准确地反映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潮流、世界时尚文化的趋势,也不能准确地反映一种集体的文化动力,更多的则是一种商业营销的推动。

  从中文的字面解释来说,“国风”,是一国之风,是国家的风俗、各国的民间歌谣。“国风”源于《诗经》,源于从旧时的传统里绵延、生发而来。今天的国风,已经没人能给它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外在,它是诸如纹样、材质、工艺等表达,是形式上的传承;内里,则是背后的文化内核和审美情趣,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说。“国潮”,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审美的结合,是品牌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度运用与结合,是依托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抽离和再造。它更多的是一种商业与品牌的营销,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加上个性化、时尚感的道具、POSE等等,使得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时尚成了“张牙舞爪”的国潮。“华流”,则是在东亚、欧美流行的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潮流。“华流”既包括流行文化,也包括被现代形式包装的中华传统文化。它从上世纪80年代落后的中国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以港台流行文化为主流,并逐渐由文化娱乐行业向服装等行业渗透。“华流”试图让世界接受的是一种与全球现代化相匹配的多元化“华流”,而不再是单一的东方想像与东方美学。

  “华潮”这一概念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以上方面的不足。“华潮”的概念形成,最早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的北京形象和中国形象战略专家研讨会,后经多次的内涵提升、完善和升级,2021年5月由一众文化圈人士和全球华潮发起人在京共同发表《华潮宣言》,正式提出华潮概念,并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两地设立多个华潮企业、举办多个华潮活动。

  “华潮”,从字面解释,它首先是“中华潮流文化”,是当代新华人向世界输出中国优秀文化、中国品牌、中国科技和中国潮流的全面自信,是华夏民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上的巧妙结合。其次,它的核心元素是“华”,是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由内而外的文化辐射和文化力影响;表现形式是“潮”,是潮流、是时尚,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与科技的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时尚的融合。第三,它是一种“以华为潮”的世界文化潮流,是一种基于包容文化性、可以为更多人所喜欢和追求的文化、艺术、时尚的融合,更是世人对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华人群体、华人文化的认同、认知和认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贾玺增教授,曾对“中国风”说过一句话:“更多指的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同理,将中华元素,或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粗糙地铺排、生硬地堆砌在一起,这不是“华潮”,也不是真正的中国风。“华潮”之美,在于神韵、风骨。从当年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华潮”,国际间对国家文化的认可和回归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而忽视了国际社会的态度变化,这会影响中国文化的辐射,也会削弱我们与世界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看待这种趋势的能力。“华潮”的发展,不但要满足于国与国之间长期以来固有的基本道德、政治逻辑和审美需要,更要展示全球化前景中那些被遗落的部分,努力组合历史与现代中断裂的碎片,体现人类不同种族、文化的和而不同。

  华潮是HUA,也是POP,更是一场可以刮起世纪风潮的HUAPOP。“HUAPOP”这一个新词,或许更能诠释和解读“华潮”的英文内涵。

  中华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灿如星海,最核心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温良和同情心,以及对世界所追求的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作为华夏儿女,5000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熏陶,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们每一代人的文化基因里。而这一基因和中国人精神的形成,正是根植于这几千年农耕文明所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最大不同,在于与天斗、与地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自食其力,而不是靠挤占、掠夺他人的资源和财富,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国人的精神——温良和同情心。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拓展、不断的提高,在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相互浸润下赓续发展,在与外来文明的双向互动中持续进步,造就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铸就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以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爱好和平等等为核心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基因。

  正如习所言,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和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就需要文化创新、创造,需要开拓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载体、形式与内容,需要与当下世界人们所喜闻乐见、可广泛参与的方式结合起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时尚潮、文化潮、世界潮,从而形成全球所有爱好和平、爱好平等发展的“华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世界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和思想,如道法自然、天人合⼀,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等等诸多思想,既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与世界、与世界人们打交道的基本思想,更是中华文明历经8000多年以来,依然灿烂、持续生存下来的法宝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思想,不仅深深地嵌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国人民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而且深知“和平对人类就像阳光和空气⼀样重要,没有阳光和空气,万物就不能生存生长”。

  中国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世界上所有人们和平相处的理念和方式,以及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也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在中华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历史上,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是既对立又统⼀、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也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为了顺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更新的;而且都是坚持经世致用这一原则的,十分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都习惯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的。中华思想文化的这三大特点,也让我们学会并做到了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方式和方法。

  在对外交往、对外往来中,有着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习惯并乐意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与世界和世界人们和而不同;习惯并乐意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习惯并乐意进行不同文明间的学习借鉴,使得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惯并乐意科学地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开辟未来。善于继承又善于创新,成就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割不断的精神命脉。

  以华为荣,以华为潮。我们在与世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包容并蓄,以接纳的方式拥抱世界,拥抱世界上的不同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就需要推动以“华潮”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如创意设计、品牌故事、艺术创作、文艺演出等等,通过作品、电影、游戏、音乐、动漫、潮玩、潮食、潮服等载体,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中华文化像水一样流淌,流淌进每一个时代潮流人的心里。

  华潮,是极具中华文化韵味的元素与现代文化碰撞而绽放出的极大的魅力,由“华(HUA)”元素加上“潮(POP)”设计带来的视觉呈现,不只是美艳的,更传递着对品牌、对文化的自信。

  华潮,它是全球投资者的“入华”潮,也是世界贸易的“出华”潮,更是世界文化的“时尚”潮。

  华潮,不是“国潮”、或者“华流”的简单更名或升级,它是一场超越了商业意义的文化潮,是一场超越了狭义民族文化的时尚潮。她的兴起,首先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崛起,是随着中国经济整体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输出,被更广泛的认同,更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被世界范围内的重新认知和接受。其次是文化融合的崛起,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产品、中国作品的融合,快速成为全世界年轻一代认识中国、感知中国的有效载体。再次是文化潮流的崛起,是随着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电影、游戏、音乐、动漫、潮玩、潮食、潮服等等的出现所形成的潮流趋势,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相结合的POP,她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张扬,又能满足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华夏之食,是华潮。那些中国独有的美味佳肴、饮食文化,突出营养又讲究“色、香、味”的食物,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引世人垂涎欲滴。

  华夏之裳,是华潮。着我华夏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服饰潮流永不过时。儒雅才子、美貌佳人,他们身穿汉服、头戴流苏,一个举手投足,就是一篇诗文。

  华夏之美,是华潮。华夏的美,不仅美于人,更美于心。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文化之美,潮流之美,就在我们身边。

  新生代偶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年轻风尚和潮流。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愿意身着“华潮”服饰,不仅为时尚界带来了属于中国的美学韵味,而且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华潮”的形成。在去年的建党100周年之际,各大时尚媒体亦纷纷引领“新中式”封面趋势,也很好地 扩大了“华潮”的影响力。

  随着社交媒体行业的更迭,“华潮”类设计,或是引入明星话题等方式展现“华潮”文化魅力,通过视频、影像、达人讲解等方式直接将设计理念与产品效果传递给消费者,也促进了华潮在不同细分行业的流行。

  最近几年,“华潮”不仅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在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大量的“华潮”博主和艺人,更以他们的中式穿搭作为亮点并融入特效、音乐等后成为社交媒体上引爆的“华潮”风。

  “华潮”让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多元设计理有了交融和汇聚。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流传千年的图案织绘在新科技面料上,更可以看到设计被赋予了更新颖的方式,如一条解构旗袍、一颗金属盘扣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华潮”的流量属性和文化属性,也成为许多品牌的营销助力。随着“华潮”风井喷式的文化冲击,使得那些定位为新中式的服装品牌也备受关注。用时尚的美学力量展现经久不衰的中国韵味,不仅让“华潮”类设计获得无数赞誉,也在世界范围内也引发了中国文化的热潮,创造出了一件件的“中国奢侈品”。

  元宇宙与“华潮”的碰撞,则带来了另类的化学反应。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破次元SHOW」中,BIFT·于茜子将新中式和现代审美融合展现在虚拟T台上,以“青花”作为关键词,联合了数字艺术、动画等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创作、打造出了全新的时尚视觉效果。不仅是拓宽了时尚的边界,成为了当下时装与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有益探索。

  如今,华潮还在不同领域诞生了许多创新的跨界合作与创作,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跨界的艺术合作一方面提高了设计师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让本来单一的艺术形式拥有了更多的商业可能。

  生活的方方面面,流淌着华潮;设计的前前后后,流淌着华潮;城市的内内外外,流淌着华潮。作为时尚的风向标,“华潮”让追求文化认同的年轻人有了自我表达的文化出口,更让中国原创设计品牌找寻到了兼顾历史传承与现代消费的商业契机,成为时尚行业的中流砥柱。

  要在全球形成一股有生命力的“华潮”,有创造力的华潮,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们联合起来、携手起来,去共同地推动并形成一股像推动“跆拳道”一样合力。为此,刚刚组建的华潮产业联盟和华潮产业经济研究院,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促进中国文化产业民族化的进程。改革开放前期,我们从内容到生产都以西方为标准的,有些甚至是采用直接购买或模仿的,让中国文化一度缺少了中国本民族特色和中国精神,现在正是大步走上民族化路子的好时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产业的民族化是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努力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实业化水平。文化产业,在很多时候是把它归入创意、归入智力、归入轻资产领域的,但这不是它的实质,文化产业也是需要走实业化的路子的。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文化产业也是一样。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经济的一个门类,也要遵循实体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规则。

  三、突出抓好文化产品的质量。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了文艺创作上有高原、没有高峰的问题。文化产业方面也是如此。过去总认为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叫好的往往不叫座、叫座的又往往不叫好,认为主旋律的、正能量的、讴歌党和国家、讴歌人民的主题性的创作卖不出好价钱。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就是要出产既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这也是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华潮”必要条件和产业方向。

  四、强化和突出原创这个核心。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原创,是需要有可以反映现实题材的原创作品。文化创作,不反对做历史题材的创作,不反对经典的翻拍,但更需要有反映现实的题材和作品,去对现实做深度的记录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食粮,才不会留下历史的空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使命和历史责任。而激发原创的动力,首先是要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保护就没有人愿意原创,就不会有大IP的产生。现在的潮玩、潮服、潮食、潮流设计、游戏方面的IP能快速成长,得益的是基于这方面的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保护,但在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工业产品设计、建筑产品设计领域。如果不让搞原创的人富起来、有尊严起来,有效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原创者就没有原创的动力,这是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华文化成为“华潮”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五、以华潮为方向,寻找一条有效的“文化+”产业化路径。文化,可以独立存在,但更多的是需要有好的载体才能得以更好的展示和传播。文化的魂,需要赋能到其他产业之上而形成“魂能赋体”的文化产品,如潮玩、游戏、服装、电影、纪录片等等,从而发挥文化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

  华潮,才是世界潮。华潮是以带有“华”元素的各种“潮”品牌和时尚产品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讲述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是“HUA”也是“POP”,是通过有形的产品或载体向世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了华潮在全球的传播和发展,也就讲好了我们中国人的故事。

  当然,在华潮走出去,在文化出国的同时,也会面对文化的入侵,我们有必要用加快优秀文化的向外传播来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并更多地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在华潮的外向拓展、流淌过程中,也需要与所在地的民族、所在地的文化相融合,勇敢地拥抱对方,大胆地接纳对方,像水一样兼收并蓄,才能海纳百川。

  中华文化,是水一样的文化,就像水一样源远流长,源源不断。它从来都不会站在外来文化的对立面,也不是外来文化的阻击者,而是互相融合、融洽者。

  华潮的外向拓展,既要根植于民间传统文化,守得住经典,也要跟上时尚,在创新、创造中保持文化品质的现代精神。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赢得全球年轻人的喜爱和青睐。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文化人的共同奋斗、努力、探索和实践,需要我们从策划、设计、生产制作、营销推广、渠道变现等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和产业化的实施,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讲好故事,更要把故事讲活、讲美、讲出精神,可以流行、流传,成为经典。同时融合世界文化,融合世界潮流,把好的创意、好的设计、好的产品推出去、引进来,创造和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因为这,才是我们中华文明历尽千年不息的密码,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中之意。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样的华潮,才能像水一样在全球流淌,流淌进每个世人的心里。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华潮”及”华潮“相关潮流趋势、产业经济方面的好文精选与推荐阅读,部分文章推送时存在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有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通过下方商务电话联系我们,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或认领稿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潮HUAPOP”(ID:gh_784c1a3c0d0e),作者:华小潮,36氪经授权发布。

  华潮创意盛典是华潮盛典组委会主办,创意中国产业联盟、华潮产业经济研究院、深圳华潮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盛典。盛典的理念与宗旨是展示Z世代人群的精神面貌,以新潮的方式展现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展示优秀的华潮企业、品牌、人物、产品,以榜单的形式助力这些企业和个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华潮文化;让世界了解Z世代对时尚与风潮的趋势追求和对未来美感的认知趋势。